icon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荟萃 > 要闻

《黔南日报》党风廉政专版 || 持续擦亮巡察利剑 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更有成效



持续擦亮巡察利剑

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更有成效

黔南纪轩
今年以来,州委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十三届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坚守政治巡察定位,贯彻巡视工作方针,在加强政治建设、深化政治巡察、发挥巡察综合监督作用、强化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等方面下功夫,巡察监督质效明显提升。

龙里县委第八轮巡察第三巡察组对校园周边商铺从业人员健康情况、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情况、环境卫生以及是否存在售卖假冒伪劣、过期变质、“三无”食品等进行巡察。李鸿 摄
不断深化政治巡察

坚持把巡察利剑磨得更光更亮

  巡察是政治巡察,本质上是政治监督。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强化担当之责,提升监督质效。

  “我们聚焦政治巡察定位,十三届县委已完成6轮巡察,对136个党组织开展‘政治体检’,发现问题1340个,完成整改问题1238个,推动被巡察党组织制定制度111个。”近日,三都水族自治县召开巡察会议,县委巡察机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巡察工作开展情况。

  围绕“四个聚焦”监督重点,突出抓好对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监督等方面的监督,重点查找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以及背后的“责、风、腐”问题。今年截至5月底,州委第七轮巡察已完成对10家州直部门党组织的监督,发现问题135个。

  截至目前,十二届州委已巡察党组织59个,覆盖率55.66%。县(市)新一届党委共巡察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462个、覆盖率48.94%,发现问题12084个,移交了问题线索;巡察村(社区)党组织753个,发现问题6391个。州、县(市)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立案182件20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0人,巡察利剑作用得到有力彰显。

  始终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开展巡察工作的落脚点。都匀市协调出台《都匀市巡察整改评估工作机制(试行)》,对巡察整改公开已满1年的被巡察党组织进行整改成效评估,进一步推动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龙里县在开展“镇村一体巡”工作中,将发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方面的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普遍性、突出性问题等作为立行立改事项范围,助推巡察工作提质增效。

  平塘县积极探索“汉语+毛南语”“汉语+苗语”“汉语+布依语”“汉语+方言”等“双语”巡察模式,破解巡察工作中的语言障碍,更好发挥巡察联系群众纽带功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自启动开展十三届平塘县委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以来,共发现并反馈问题486个。

着力构建上下联动格局

推动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

  “巡察反馈问题后,我们很快制定整改方案,反馈的问题已经全部整改销号。”近日,“五方联审”指导组到某单位开展巡察整改实地督导,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探索建立“州纪委监委+州委巡察组+州委组织部+州委宣传部+州委巡察办”“五方联审”指导机制,常态化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开展实地督导,有效推动巡察整改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州委第五轮巡察共反馈137个问题,完成整改112个。

  推动巡察与其他监督更加贯通协同,完善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宣传、财政、审计、统计、信访、保密等部门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推动财政、审计、统计等专业力量参与巡察50余人次,协作部门给予巡察各类支持10余次。探索“先审后巡”“巡审同步”“纪巡审”等联动监督举措,在情况通报、人员选派、信息共享、整改反馈、成果运用等方面强化专业力量支持,有效解决力量分散、协同不够、重复监督等问题。

  同时,健全完善向省委和对县(市)党委关于巡察工作请示汇报和督查指导机制,确保工作规划、巡察方案、调研指导、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方面与省委始终保持一致,做到同频共振。州委巡察机构派出4个巡察工作指导组联系指导12县(市)党委巡察工作60余人次,指出问题及要求22个,推动解决问题5个。深入推动《黔南州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落地见效,探索推出《科学谋划 精准施策 推动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形效统一》《“双语巡察”扫清监督“死角”》《建立“巡察+专职纪检监察员”工作机制 助推对村(社区)巡察质效提升》等经验做法被省委巡视机构肯定和推广。

抓细抓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推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出成效

  此前,福泉市委第七轮巡察第四巡察组在巡察龙昌镇党委期间,发现该镇存在某项租金收缴不及时的问题。巡察组反馈后,该镇立行立改,今年6月如数追缴4.97万元租金。

  为切实提升巡察工作质效,福泉市将完善巡察立行立改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制定了《关于规范巡察立行立改工作的暂行办法》,明确立行立改整治要求、整改责任、跟踪督办和工作成效,在立行立改各环节上下足功夫,从严从速推进问题整改,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

  这是全州巡察机构抓实抓细巡察“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州委巡察机构会同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抓好巡察整改培训,对被巡察党组织集中整改期内进行跟踪督促和实地督促,今年以来,派员参加反馈会议72人次、列席指导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36人次,有力有序推进巡察整改工作。通过每月一调度一更新、每季度一分析一提醒的方式动态掌握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任务完成,对10家被巡察党组织开展督导,指出问题32个。截至目前,十二届州委巡察发现且已到集中整改时限问题537个,完成整改496个,整改率为93%;县(市)新一届党委巡察发现且已到集中整改期问题10423个,完成整改9923个,整改率为95.20%。

  此外,贵定县为着力破解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不会抓、抓不好”的问题,及时更新修改《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工作流程图》,逐一厘清被巡察党组织整改流程责任及任务分工。长顺县深化巡察成果运用,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分类施策,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和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堵塞漏洞,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十三届县委巡察以来,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129个,持续巩固巡察整改成果。

始终注重巡察机构自身建设

为推进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巡视整改、强化整改监督、用好巡视成果等提出明确要求……”,近日,惠水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第八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巡察机构政治建设和提升巡察干部素质能力的有力抓手,通过系统深入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不断增强巡察干部政治素质,筑牢对党忠诚的政治底色。

  “我们聚焦提高巡察监督质量,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高巡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州委巡察办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充分运用室务会、支部会、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抓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的学习,让巡察干部深学践悟党中央、省委及州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部署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

  罗甸县纪委监委举办“开讲啦”课堂,组建以委班子成员为主体、部门和派驻纪检监察组负责人为成员的讲解团队,每月轮流上台讲课,通过主题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对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作授课解读,提高纪检监察干部、巡察干部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

  州委巡察机构狠抓制度规范建设,健全完善巡察组长、副组长选配及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巡察组与被巡察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沟通和巡察组作风纪律后评估等制度,强化对巡察干部的监督管理,严防“灯下黑”。对标《条例》新规定,有序推进巡察制度废、改、立工作,按程序废止5个、修订3个。建立健全巡察组工作质量考评和巡察干部抽调和管理机制,精选组长库417人、人才库1284人,抽调40余名新任领导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巡察,通过实战锻炼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素质。建好考核机制、用好评选激励,对24名表现优秀的巡察干部进行通报表扬,并将评优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重要参考。

一线实践

荔波:以巡促治  推动小乡村华丽转变

  “真是没想到呀,环境整治不但让鸡鸭乱窜、垃圾乱堆等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还能通过参与商铺建设招租获得利润分红1965元,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近日,在小七孔镇新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上,村民何某某高兴地说道。

  事情还得从2023年4月荔波县委第四轮巡察说起,第三巡察组进驻小七孔镇新街村后,发现该村位于小七孔景区西门附近,区域优势明显,且正值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关键时间点,但该村“两委”班子没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契机,村合作社形同虚设,村集体经济薄弱,且对村庄环境整治不够重视,村庄整体形象不佳,旅游体验感差。

  巡察集中反馈会上,巡察组就发现问题向被巡察单位小七孔镇和新街村进行反馈,并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关问题形成专题报告抄送县委组织部,并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联动整改。

  去年11月,县委组织部实地调研后出台了《荔波县探索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开展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工作,将新街村合作社作为第一批试点。

  收到巡察反馈问题后,村“两委”班子与村合作社共同谋划,于今年4月,村合作社自筹资金用于小七孔景区西门外沿商铺建设、绿化带改造、水电管网改造、环境整治等,商铺建成后村合作社于今年6月完成首次招租,并将获得租金利润进行分红,覆盖全体村民440余户1780余人,每股(人)均分配393元。

  据悉,该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带领村民发展民宿、餐饮美食等旅游产业,让群众吃上“旅游饭”,还能让每家农户主动把房前屋后扮靓扮美,做好村庄环境卫生。至此,新街村实现了从“脏乱差”到“靓美新”的华丽转变。

惠水:绘制流程图  提升巡察整改质效

  “这张流程图太实用了,标明了巡察整改工作的每个环节、步骤,一目了然、简单易懂,真是‘一图在手,得心应手’。”近日,在惠水县委第五轮巡察集中反馈时,被巡察的民政局党组主要负责人李某某在收到《被巡察党组织巡察整改工作流程图》后说道。

  为扎实抓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提升整改质效,破解巡察整改工作中责任不清、流程不明等问题,惠水县委巡察机构对标对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以及《黔南州党委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责任清单(试行)》新部署新要求,精心绘制《“五方”巡察整改工作流程图》,进一步列明工作流程,明确时间节点,规范工作标准,不断提升巡察整改规范化水平。

  “每轮巡察反馈结束后,我们都会接到很多咨询电话,诸如什么时候报巡察整改方案?专题民主生活会该如何开?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给谁?”巡察办工作人员表示,流程图不仅提高了被巡察党组织开展整改工作的质量,也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

  从巡察反馈开始,按照整改时间节点和序时进度,聚焦集中整改、审核报告、督查评估等关键环节,《“五方”巡察整改工作流程图》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细化为5方责任41个环节104个操作步骤,既压实了整改责任,又凝聚了整改合力,各责任单位“按图施工”“照单抓药”,不缺位、不错位,形成了有序衔接、互为补充、协调一致的整改链条,有利于进一步把巡察整改做深做实,为推动县委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龙里:开设“巡察大课堂”  促进业务能力大提升

  “我在巡察中最大的困惑是如何通过‘四个聚焦’精准发现问题,如何从发现的业务问题深挖背后‘责风腐’,比如……”,近日,龙里县委巡察组成员在“巡察大课堂”上以“如何开展村级巡察”进行交流研讨。

  聚焦巡察干部能力提升,今年该县制定《龙里县委巡察办干部学习“巡察大讲堂”工作方案》,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组成员,细化支部学、集体学、常态学、组内学四种方式学习巡察业务知识,在学习会上共同探讨查找弱项,提出工作疑惑,大家共同答疑解惑,做实“巡察大课堂”学习。

  在每轮巡察前开设“巡前大讲堂”集体学,邀请州委巡察业务专家或者协作单位(部门)业务骨干进行授课,以促进巡察业务能力提升。

  结合推进“干部上讲台”常态学,充分发挥巡察干部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优势,打造“干部教、教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由县委巡察办副主任、正科长级巡察干部每年确定一个课题,开展一次授课,推动“干部上讲台”由“软任务”向“硬实力”转变。

  此外,用好“小组微课堂”组内学,各巡察组通过开展“小组微课堂”对巡察业务进行面对面、点对点重点学和深入学,使巡察干部进一步清晰认识到巡察的政治定位,熟悉掌握巡察基本流程、工作任务等,有效推进巡察工作任务落实。

  今年以来,县委巡察办已邀请3名州委巡察干部和县协作单位(部门)11名业务骨干对95名县委巡察办干部开展巡察业务专题培训,7名巡察干部参与“上讲台”活动,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16余次。




上一页

上一篇

上一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