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纵深推进新征程贵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四
文章来源:《贵州日报》
分享到:
“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李明卫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使用公车、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活动安排”“铜仁市万山区工商业联合会原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杨军违规向下属企业转嫁接待费和借用车辆、违规设立‘小金库’、违规发放福利”……2025年元旦前夕,贵州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持续释放对“四风”问题从严查处、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驰而不息。贵州连续3年部署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监督,2024年以清单形式细化监督重点,从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等3个方面提出14项重点任务,紧盯重要节点、关键环节,以小切口、分领域开展专项整治,以实招硬招推动中央八项规定铁规矩、硬杠杠一贯到底。
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省纪委监委在全省部署开展违规吃喝、违规配备使用公车专项整治,开展党员、公职人员赌博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整治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及违规公款旅游问题,持续整治党员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及背后问题。同时,各级加强对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常态化监督检查,严查公务接待餐饮浪费、年底突击花钱等问题。2024年1月至11月,全省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3280个,批评教育和处理4227人,党纪政务处分3483人。
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紧盯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及高质量发展的不作为乱作为突出问题,紧盯权力观扭曲、政绩观错位行为等深化整治。在全省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督促相关省直单位开展行政审批乱象专项治理,全省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等事项办理材料和时间均大幅压减。联合省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对反面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推动纠治一批文山会海、“督检考”过多过频、工作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2024年1至11月,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777个,批评教育和处理2098人,党纪政务处分1843人。
按月公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情况,常态化通报典型案例,出台风腐同查同治工作机制,会同相关单位制定实施《贵州省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推动相关部门修订《贵州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等制度……2024年,省纪委监委打出纠树并举“组合拳”,推进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要作风过硬,必严明党纪。一年来,省纪委监委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抓好自身党纪学习教育的同时,通过组建《条例》授课服务队“送课上门”,开展纪法教育月活动,推动各级党校、干部学院把纪律教育、警示教育作为必修课等,促进全省党员干部加强党规党纪学习。同时,协助省委召开全省警示教育大会,更新改造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摄制《挺纪在前一寸不让》等内部警示教育片,编印严重违纪违法省管干部、年轻干部案件警示录、忏悔书,以案为鉴,警示全省党员干部守牢纪法底线。
以严明纪律激发担当作为。协助省委制定出台《贵州省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实施办法》,坚持严的基调抓早抓小,2024年1至11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5776人,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91.7%。扎实做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严把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
具体化、规范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开展问责工作专题调研,指导全省对32个党组织、744名党的领导干部和监察对象进行精准规范问责,既防止问责不力,更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选编印发容错纠错指导性案例,常态化做好容错纠错、教育回访、澄清正名、查处诬告陷害等工作,旗帜鲜明为担当实干者撑腰鼓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