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嵌入式”监督打通保就业最后一公里
文章来源:黔南州纪委监委网站
分享到:
“前期咱们县与广州市白云区沟通对接,涉及我县劳动力在广州务工能享受到交通补贴、岗位补贴,请问莫大哥你领取到了吗?”
“覃师傅,你觉得镇里举办这个岗前培训班效果如何?对咱农民工就业有帮助吗?”
日前,在实用技能培训班、扶贫车间及生产企业现场,荔波县纪委监委“六稳”“六保”专项督导组人员正开展走访督查。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荔波县纪委监委靠前监督、“嵌入式”监督,确保“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受疫情影响,部分外出务工返乡回流,荔波是旅游大县,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都受到不小的冲击。如何精准有效实施监督,督促职能部门履好职尽好责,尽快打开群众就业致富新路子,成为摆在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步增收,荔波县纪委监委针对该问题,组建8个分片包点监督检查组,深入乡镇村组一线开展专项察访,根据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稳就业各项工作。
针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造成的务工受阻问题,该县积极完善‘县+乡镇+村+网格’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成立国有公益性的人力资源公司。“同时,为帮助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尽快实现就业,我们改扩建了县级人力资源市场,在全县8个乡镇也分别配套筹建乡级劳务市场,在各村成立村级劳务合作社,切实增强各级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全县通过加大对种桑养蚕、精品水果、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产业扶持力度,持续扩大农业产业带动效益。目前,全县各类农业产业基地、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累计带动56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时还将培训地点从原来常规的室内集中培训转移到田间地头、车间企业,开展以实用技能为主的“订单式”“定向式”培训,培训后就业率得到很大提高。
“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因为信息不畅,导致播尧集镇返乡创业园入驻企业中有岗位需求,却无人应聘……”荔波县小七孔镇纪委负责人在党委会上一针见血指出督查发现问题。
随后,该镇立即督促人社服务中心负责,积极宣传就业政策、招聘会等信息,带领群众到镇内的彩道实业、桑芽菜生产车间参观,鼓励就近就业。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没有出去,加上小孩在家没有人照顾,看到招工信息就过来了,现在工资是2100元,还包吃住,白天干活,晚上可以照顾孩子,真的是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挣钱了……”经过2个多月的工作,小七孔镇联江村村民莫雪花已经成为镇桑芽菜生产加工厂的一名熟练工。
该县纪委监委还把优化营商环境与监督复工复产达产统筹融合、协调推进,聚焦减税降费政策不落地、审批服务“中梗阻”、对企业项目主体诉求推拖绕等问题,联合县产业大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专项整治,通报了一批典型案例。
“马鞍山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带动我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我们向督查组的同志反映问题后,第二天街道办事处的就把难题解决了。”玉屏街道水捞村党支部书记欧庆文说到,政策‘堵点’打通后,项目得以正常推进,每天用工量均在50人左右,水捞组欧庆游夫妇、马鞍组陆继俏夫妇就是常年在基地务工,收入有了保障。
(荔波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