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记|扶贫路上的坚守
分享到:
“嘀,嘀……”我昏昏沉沉、隐隐约约听到喇叭声,后来工作队长告诉我,是他驾车送我到县中医院。
“你要说实话,我们才能把你的病治好。”医生对我说。
“我也不知道我昏了好久,是工作队长发现我昏倒在地,用冷水拍打我的额头,才让我苏醒过来。”我回答道。
“你是不是最近遇到什么麻烦事?或者家庭有什么变故?”医生慢慢开导我。
“麻烦事倒是没有,要说家庭嘛,就是没有照顾好孩子,心里一直隐隐作痛和深深愧疚,但这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不应该呀……”
“那是不是最近工作压力太大了?”
我想了想,点了点头,然后一点一滴地告诉医生,接受治疗……
回想起2017年2月,我作为惠水县第一批下派驻村干部,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完成各项驻村工作。2018年4月,县委组织部下文任命我为惠水县摆金镇谷把村“第一书记”,当时我就觉得一个“改非”的副科级干部还能得到组织的重视,确实“受宠若惊”。而同时,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子也比之前重了许多。
谷把村是摆金镇最大的一般贫困村,全村839户3778人,苗族人口占了99%,部分群众思想落后、固执,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其中,2017年至2018年谷把村共有32户危改和 44户老旧房整治任务,但是由于群众们的思想认识比较落后,危改和老旧房整治工作的推进速度比较慢。经过反复琢磨和思考,我和全体驻村干部决定把全村各项工作分为“党建专班”、“产业发展专班”、“危改和老旧房整治专班”、“易地扶贫搬迁专班”、“水电专班”等几个工作专班,并主动承担了当时最艰难的“危改和老旧房整治专班”和“水电”专班任务,使出了曾经担任副乡长兼武装部长的那股工作干劲儿,坚持白天夜晚去做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
可能是因为调回县直部门的那几年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不如从前,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突然增加,才吃不消……
出院后,医生建议我多休息、少操劳,但我还是坚守在脱贫攻坚一线,坚持“贫困不除、誓不罢休”,虽然付出了艰辛,也结出了硕果。
动员本村具有养猪经验的养殖大户赵文林成立繁殖母猪扶贫养殖合作社,给予村民土地流转股份并安排其在养殖场务工,实现村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引进蛋鸡养殖、发展烤烟种植700亩、建成蔬菜种植基地、800亩退耕还林刺梨种植基地,这些产业基地长期成为苗胞们的务工场所,为他们带来了累计4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
现在,全村所有危改和老旧房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通组路、串户路全部修通,家家户户实现庭院硬化,水、电、信息网络入户,村民朋友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已经定格在了脱贫攻坚战场的历史长河里。
去年7月,因组织调动,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纪检监察干部。虽然目前还没有正式参与纪检监察工作,但我积极参加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坚持不懈地自主学习、系统归纳,全力储备纪检监察有关业务知识,把纪检监察工作与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
现在,每当村民们遇到操心事、烦心事总是第一时间找“周书记”的时候,我感觉到无比的光荣和欣慰!
(惠水县纪委监委 周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