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匀:监督触角全面延伸 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文章来源:黔南州纪委监委
发布于:2020-12-29
分享到:
“都匀市针对扶贫和民生领域开展的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成效突出,工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日前,广西柳州市柳北区纪委监委在与黔南州都匀市纪委监委进行交流座谈时,对都匀市民生监督经验做法赞不绝口。
都匀市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监督同频共振,让制度、监督、问责“下沉”,实现“行出纪随、问责必严”,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对党政部门‘领头羊’上紧思想‘发条’,是都匀市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首要举措。”为了拧紧干部作风的“螺丝扣”,都匀市先后出台了《作风效能“红黄蓝”三级预警实施办法》《纪检监察机关实名举报奖励制度》《都匀市干部作风问题“零容忍”问责办法(试行)》等制度,将全市重点工作任务纳入预警的内容和情形,与单位目标绩效考评等次、个人目标奖兑现、干部评先选优和选拔任用挂钩,达到了强化预警、传导压力、助推工作的目的。
目前,全市累计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力和对巡视巡察整改任务不重视、慢作为、不作为的8家单位给予蓝牌或黄牌警告。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干事创业“金银铜”三级激励实施办法》《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等制度,激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担当作为。
为做到监督“下沉”,防止“挂空挡”,都匀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对同级党委和“关键少数”监督作为常态监督的突破口,打通了监督检查“最后一公里”。通过整合派驻监督力量,设置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和4家国有企业监察专员办公室,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派驻,对全市各部门进行全覆盖监督,派驻机构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在2020年都匀市纪检监察机关处置的173件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中,派驻机构发现的就高达57.23%。
“以前在走读式谈话中,我们都是手写笔录,需要打印的时候特别麻烦,导致办案效率不高。调查过程中,没有录音录像设备,也无法进行督查。”都匀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介绍,为了细化监管方式,实现笔录电子化,市纪委监委采购了33套便携式外出办案设备包,让每个办案室、派出纪检监察组、乡镇纪委等一线办案部门实现全覆盖,有助于预防办案人员“灯下黑”,防止监督下沉到执法一线出现“挂空挡”的现象。
监督跟着中央决策部署走,沿着政策落实导向查。坚决同腐败问题作斗争,对向扶贫资金伸黑手的违纪违法人员严惩不贷,这是都匀市纪检监察机关向群众立下的“军令状”。
在都匀市纪委监委的统一部署下,市、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355”监察模式,对民生领域进行了重点监督监察,实现了问责“下沉”,避免出现“走过场”的情况。自2019年“355”监察模式运用以来,共发现民生问题121个,立案111件111人,对履职不力的15名市管干部追责问责,移送司法机关1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都匀市纪委监委)